安國美佳中藥柜
    地址:河北安國市保衡南大街--美佳木業(yè)
    廠長:王經理
    聯系電話:13832213355 15831526789
    微信號:13832213355(美佳藥柜)
    QQ:314666963 電子信箱:314666963@qq.com
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>>新聞動態(tài)

    藥市行情更加蕭條進入2018年掉價的藥材繼續(xù)上演


    自2012年多數藥材進入下滑通道,六年來掉價的趨勢愈演愈烈。雖然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藥市出現了“小牛市”行情,但是,短暫的繁華過后,藥市行情更加蕭條,進入2018年掉價的藥材繼續(xù)上演。那么,近幾年為何掉價藥材越來越多,中藥材掉價還能掉多久? 




   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藥材市場放開以來,藥材行情起起伏伏,或暴漲暴跌或漲跌互現。3-5年必有小波動,8-10年必有大變化,“漲三年,落三年,不漲不落又三年”周期性地循環(huán)著。迄今,藥市已經歷了三次大的周期變化。每次漲價周期都造就了不少創(chuàng)歷史天價的藥材,而高價過后就要經歷長期的低迷行情。遠的不說,筆者就最近一輪漲價周期作以解析。 




    2012-2018年掉價藥材排行榜 單位:元/千克 




    三七:2013年800元(120頭),  2015年110元,目前市場價150元。 

    太子參:2013年240元(貴州產,中統),2014年35元。目前市場價60元。 

    白及:2017年850元,目前市場價120元。 

    豬苓:2015年310元(陜西產,。,目前市場價55元。 

    覆盆子:2017年330元,目前市場價120元。 

    人參(紅參):2014年370元(小抄),2016年110元,目前市場價130元。 

    白前:2017年36元,目前市場價18元。 

    甘遂:2017年330元,目前市場價50元。 

    天冬:2016年90元(廣西產,。壳笆袌鰞r50元。 

    黨參:2013年120元(中統),目前市場價45元。 

    當歸:2017年45元(草把),目前市場價33元。 

    黃芪:2013年23元(中條),目前市場價15元。 

    白術:2017年初30元(安徽產,統),目前市場價20元。 

    白芷:2013年13元(安徽產,統),2016年5元,目前市場價8.5元。 

    白芍:2014年20元(安徽產,統),目前市場價14元。 

    丹皮:2016年24元(去皮,抽芯),目前市場價15元。 

    紫菀:2017年20元(水洗),目前市場價15元。 

    知母:2017年17元(安徽產,飲片),目前市場價10元。 

    北沙參:2017年32元(河北產,統),目前市場價16元。 

    防風:2017年27元(河北產,籽播),目前市場價18元。 

    百合:2013年68元(湖南產,大),2015年19元,目前市場價40元。 

    玉竹:2014年72元湖南產,統),2016年21元,目前市場價24元。 

    郁金:2016年33元(廣西產,統),目前市場價12.5元。 

    浙貝母:2014年155元,目前市場價49元。 

    元胡:2013年80元(漢中產,統),目前市場價38元。 

    川芎:2017年初26元,目前市場價15元。 

    澤瀉:2017年16元(四川產,統),目前市場價14元。 

    生地:2014年13.5元(混統),目前市場價8元。 

    干姜:2015年22-23元(粉片),2017年13元,目前市場價14元。 

    高良姜:2016年下半年12-13元,目前市場價9元。 

    天麻:2014年150元(安徽產,混統),2016-2017年110元,目前125元。 

    茯苓:2015年18-20元(安徽產,塊),目前市場價15元。 

    三棱:2015年30元(浙江產,片),2016年8.5元,目前市價9元。 

    葛根:2014年26元(柴,大。,2016年6.5-7元,目前價7.5元。 

    黃連: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140-145元(雞爪),目前價110元。 

    板藍根:2017年12元(東北產,統),目前市場價8元。 

    桔梗:2016年11月到2017年8月27-30元,目前市場價24元。 

    玫瑰花:2014年1-4月135元(山東產,頭茬),2016年上半年22元,目前35元。 

    草果:2017年7月165元,目前市場價40元。 

    砂仁:2015年6月500元(國產,殼砂),2018年10月220元,目前260元。 

    益智仁:2017年初105元(海南產,統),目前市場價38元。 

    佛手:2016年9月62元(廣東產,統),2017年下半年30元,目前市場價30元。 

    菟絲子:2014年80元(內蒙產,統),目前市場價21元。 

    金櫻子:2017年初20-22元,目前市場價12元。 

    梔子:2017年上半年30元(江西產,紅),目前市場價14.5元。 

    車前子:2014年39-40元(江西產,統),2017年下半年16.5元,目前18元。 

    山茱萸:2018年1-8月45元,目前市場價30元。 

    吳茱萸:2018年1-7月460-500元(江西產,中花),目前市場價360元。 

    沙苑子:2014年初40元,2015年18元,目前市場價26元。 

    蛇床子: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35-45元,2018年8月9元,目前價10-11元。 

    地膚子:2014年35元(東北產),目前市場價8元。 

    槐米:2015年上半年43-44元(統),目前市場價12元。 

    牛蒡子: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31-37元,2015年-2016年上半年10.5元,2017年漲至15-17元,目前市場價11-12元。 

    遼五味:2017年175元,目前市場價130元。 

    青翹:2015年3月69元(生曬),2018年春35元,目前市場價42元。 

    韭菜子:2017年110元,目前市場價25元。 

    枳殼:2016年45元(江西產,統),目前市場價23元。 

    枳實:2016-2018年7月80-95元(江西產),目前市場價65元。 

    瓜蔞:2012-2013年春25-30元(全),目前市場價15元。 

    白胡椒:2014-2016年80-100元,2018年3-4月35元,目前市場價40元。 

    胖大海:2014年上半年180元(圓果),到10月掉到40元,目前90元。 

    川烏:2015年70元,2017年13-15元,目前市場價17元。 

    附子:2015年110元(四川產,黑片),2017年25元,目前價28元。 

    貓爪草:2013年180元(家種,大),2015年45元,目前價85元。 

    鴉膽子:2015年120元(福建產,統),目前市場價7.5元。 

    土元:2014-2015年33-38元(清水),2016年23-24元,目前價28元。 

    水蛭:2015年1280元(清水),目前市場價840元。 




    要想弄清近幾年中藥材價格為何下滑,仍需回顧前幾年的藥市行情變化。 




    2009-2011年原料藥材幾乎全線上漲 




    本輪漲價周期開始于2009年,多數藥材進入上升通道,如:桔梗,2009年上半年價格還在13元(安徽產,統)左右徘徊,2010年9月便高升至88元。雖然進入2011年開始回落,但是,依然在70元以上運行大半年。2012年桔梗價格繼續(xù)下滑,統貨價格跌至40元左右,2013年進一步下滑至30元上下,2014年逐漸回落至20元左右,2015年跌至17-18元,低價持續(xù)到2016年春季。如果按照藥市漲落大周期計算,2010-2012年是桔梗高價的三年,2013-2015年是跌價的三年,2016-2018年是不漲不落的三年,2019-2021年新一輪漲價周期的到來。然而,這一規(guī)律則被打亂,2016年下半年桔梗提前漲價,到年底統貨價格漲至30-32元。雖然2017年桔梗價格稍有回落,但是,依然在25-28元上下運行一年多時間。由于桔梗價格的上漲,再次點燃藥農種植積極性,導致近兩年新貨壓力增大,沖擊價格掉頭回走。本來2019年桔梗應該進入新一輪漲價周期,由于短期內生產得到恢復,漲價周期被延長;蛟S未來1-2年桔梗價格繼續(xù)下滑空間不大,但是,漲價只是時間問題。 




    2009-2011年漲價藥材還有:白術從13-14元漲到45元;白芷從3.5元漲至17元;白芍從6.5元漲至24元;紫菀從9元漲至34元;防風(河北產,籽播)從10元漲至38元;木香從8.5元漲至13.5元;黃芩從8.5元(山西產,家種)漲至24元;北沙參從12元漲至38元;川芎從9元漲至34元;旱半夏從40元(山西產,家種)漲至130元;茯苓從9元(塊)漲至27元;平貝母從21元(大)漲至130元;天麻從55元漲至200元;懷山藥從8元(毛條)漲至43元;玄參從3.5元(湖北產,統)漲至15.5元;生地從5.5元漲至15元;土元從25元(清水)漲至65元;槐米從10元(統貨)漲至65元;白豆蔻從38元漲至60元;澤瀉從4.5元漲至24元;菊花(亳產)從8元漲至28元;烏梅從10元漲至18元;牛蒡子從7.5元漲至34元;桑葚(黑)從3元漲至24元;瓜蔞從8元(全)漲至30元;何首烏從13元(四川產)漲至24元;草果從28元漲至73元;連翹從12元漲至35元;高良姜從5元漲至15元;干姜從8.5元漲至30元;苦杏仁從11元漲至31元;車前子從8.5元漲至25元;山桃仁從19元漲至100元;郁金,從7.5元漲至36元;靈芝從24元(山東產,黑)漲至65元;山茱萸從13元漲至55元;前胡(信),從9.5元漲至59元;丹參從5.5元漲至17.5元;三棱從6.5元漲至15元;佛手從28元漲至170元;沙菀子從11元漲至115元;梔子從5.5元(江西產,紅)漲至38元;太子參從22元漲至380元;麥冬從16.5元(四川產,統)漲至145元;天冬從31元(貴州產,大)漲至58元;黃連從33元(雞爪)漲至110元;玉竹(湖南產)從9.5元漲至38元;白前從5元漲至180元;金銀花從83元漲至340元;款冬花從18元漲至90元;板藍根從4元漲至30元;家種秦艽從37元漲至55元;黨參從8元漲至100元;當歸從7.5元漲至26元;黃芪從6.5元漲至31元;貓爪草從45元(家種大)漲至180元。 




    2012-2018年仍不少藥材經過價格回調后重回升勢 




    2009-2011年三年內漲價藥材,在進入2012年后都出現不同幅度下滑,經過幾年的低價調整后,在受災減產等利好中又重拾升勢,而且有的藥材漲幅較大,如:草果,在經過2011-2015年的低價回調后,于2016年下半年從50多元發(fā)力上漲,到年底漲至120元,進入2017年繼續(xù)高歌猛進,到7月高升至165元天價,而且在百元以上持續(xù)一年之久,老百姓會減少種植面積嗎?未來幾年內價格能繼續(xù)上漲嗎?近幾年價格回升的藥材還有:白術,從2016年上半年的13元起價,到2017年春漲至30元;紫菀,從2015年13-14元起步,到2017年漲至20-24元;防風從2016年14元開始上漲,到2017年漲至26-27元;玄參,2014-2015年上半年從12元漲至15元;北沙參從2016年16元起價,到2017年漲至30-32元;澤瀉從2016年的9.5元,到2017年漲至16.5元;黃芩,2017-2018年從11元漲至20-22元;天麻,2014年從120元漲至150元;丹參,2018年從12元(山東產,統)漲至17元;白豆蔻,2016年從28元漲至60元;梔子,2016-2017年從17元漲至32元;烏梅,2017年從14元漲至30元,到2018年漲至35元左右;車前子,2013-2015年從14.5元漲至40元;何首烏,2014-2017年從18元漲至22-24元;牛蒡子,2016年從11元漲至18元;桑葚(黑)2014-2015年從15元漲至24元;高良姜,2014-2015年價格從9元漲至12元左右;干姜2014-2015年從14元漲至22元;川芎,2015年價格還在15元上下徘徊,2016年6月便漲至25元左右,而且高價一直持續(xù)到2017年3月;貓爪草,2016-2017年從45元漲至110元。黃連,2016年從65元逐漸上漲,到2017年漲至140元左右,高價一直持續(xù)到2018年5月。麥冬,從2017年初65元,到10月漲至80元(四川產,統)左右;天冬,2016-2017年從61元漲至100-110元;郁金,從2015年上半年11元漲價,到2016年漲至30-32元;木香,2017年從13元漲至26元;薏苡仁,從2013年初8元(貴州產,。┢饍r,到2014年漲至20元;佛手,從2016年初30元漲價,到9月漲至62元;秦艽(云南產),從2017年43元起價,到2018年9月漲至65元;太子參,2016年初從58元漲價,到7月漲至135元;信前胡,從2017年初52元起價,到8月漲至78元;靈芝,2014-2018年從42元漲至70元。 




    可以說,在2009-2011年期間漲價的品種,經過幾年價格回調后,近幾年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回升。雖然多數藥材價格沒有達到2009-2011年期間的高價,但是,漲幅也不小,足以刺激藥農種植積極性,況且有少數品種超過了前次高價。雖然這些藥材在2018年又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,但是,種植面積并未真正調減下來,庫存又在累計積壓,未來兩年內有多大回升空間?40元的黨參算是低價嗎?誰敢說2019年的白術不會繼續(xù)下滑。 




    大漲行情過后,有些藥材價格出現補漲 




    雖然藥市大行情有周期性,但是,總有些藥材不能步調一致,不緊跟大行情步伐走,被業(yè)內人士稱為大漲過后的補漲。如:浙貝母,當多數藥材進入下滑通道時,2015年浙貝從56元逐漸價格漲至150元高價;近幾年價格補漲的藥材還有:黨參2013年從37-38元(中條)漲至125元;2013年當歸從18元(草把)漲至50元;元胡,2013年從上一年42元漲至80元以上;百合從2011年的30元(湖南產,大)起價,到2012年漲至70元;玉竹(湖南)產,從2012年30元,到2013-2014年漲至70元左右;射干,從2011年42元起價,到2013年漲至80元;白胡椒,從2011年42元起步,到2014-2016年持續(xù)在90元上下運行長達三年多;益智仁,2009-2011年從15元漲至57元,2012-2017年持續(xù)上升,最高價漲至105元;甘遂,2016-2017年從60元漲至300-320元;菟絲子,從2012年的18元(內蒙產,統)漲價,到2014年漲至80元左右;附子,2014-2015年從33元(黑片)漲至110元;蛇床子,從2013年15元起價,到2015-2016年漲至45元上下;地膚子,從2013年的4.2元漲價,到2014年漲至35元;青翹(生曬),從2014年43元起步,到2015年漲至69元左右;廣藿香,從2014年的8.3元起價,到2015年漲至19元;野菊花(顆粒),從2015年的20元漲價,到2016-2017年漲至70-80元;玉米須,從2017年的4.5元起價,到2018年上半年漲至18-20元;百合(湖南產,大),從2011年的30元漲價,到2012年漲至70元;玫瑰花(山東,頭茬),從2011年的75元起價,到2013年漲至165元;葛根(柴,大。⿵2014年初13元起價,到7月漲至26元;覆盆子,從2013年54-55元漲價,到2017年漲至330元;豬苓,從2013年210元(陜西產,。q價,到2014-2015年漲至300-310元;白及,從2013年的300元漲,到2016-2017年漲至850元上下;砂仁(國產,殼砂),從2012年的105元漲價,到2015-2017年漲至400-500元;遼五味,2017年從2016年60元漲至175元;枳殼(江西產),從2014年初26-28元起價,到2015-2017年上半年漲至45-50元;韭菜子,2016-2017年從44元漲至110-120元;枳實(江西,產),從2015年的55元漲價,到2016-2018年上半年漲至80元以上;蔓荊子(江西產),從2015年初11元漲價,到2017-2018年價格漲至200元上下;吳茱萸,2014-2018年上半年從55元(江西產,中花)漲至500元左右。 




    有的藥材在2009-2011年漲價后繼續(xù)高升,如:三七,自2009年從60元(120頭)起步上漲,2010年已突破300元高價,2012年繼續(xù)高升至700元以上,2013年漲到800元左右。雖然2014年后三七價格出現回調,但是,依然在200元上下震蕩。人參也屬于這種行情,2009-2011年從40元(紅參,小抄)漲至200元左右,2012年經過短期回調后,2013年重新回升至200元以上,2013年漲至370元左右。還有白胡椒,在2009-2011年已從29元漲至60元左右,2014年過后漲至80元以上,2015年最高價漲至102元。這些藥材在經歷了多年高價,今后幾年價格還繼續(xù)上漲嗎? 




    回顧2009-2018年藥市走過的10年行情,漲價的藥材幾乎沒有停步,可見藥市并不是完全按照“漲三年,落三年,不漲不落又三年”大周期運行,在掉價期間也有不少漲價藥材,而且漲勢較猛! 




    中藥材種植熱風不減 




    近幾年中藥材種植熱風不減,大江南北,長城內外,天山腳下,到處撒種種藥,而且涌現出不少種藥大戶,少則上百畝,多則上千畝。同時,在土地流轉政策推動下,也有不少大戶選擇了藥材種植,少則上千畝,多則上萬畝。近幾年不少地方政府把種植藥材作為扶貧項目,對種植戶大力扶持,免費供種或給予資金補助。據有關媒體報道,到2017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6000多萬畝?梢哉f,目前90%的家種藥材生產嚴重過剩。 




    藥市“飛檢”和環(huán)保治理  使低迷藥市行情雪上加霜 




    近兩年國家對原藥材或飲片進行”飛檢“已成常態(tài)化,重金屬、硫磺、農殘、滲出物、灰分超標,有效含量低、形狀不符等,使得更多的藥材過不了坎,個體經營戶如違規(guī),輕者罰款、退貨,重者拘留或判刑;生產廠家如違規(guī),吊銷執(zhí)照或關門整頓,重者也要面臨法律制裁。因質量問題,近兩年上百家飲片廠被吊銷GMP證書,上千家藥企停業(yè)整頓,如此,使得多數藥材銷量大幅下降。 




    在藥市“飛檢”的同時,環(huán)保治理在全國各行各業(yè)展開。一些制藥企業(yè)因污染物排放不達標,或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,將面臨停業(yè)整頓,一些規(guī)模較小、經濟能力有限的生產廠家,可能會因沒有完成環(huán)保改造任務而直接被停產。隨著環(huán)保督查力度加大,大批藥企因環(huán)保問題被勒令停產整頓,甚至面臨停產倒閉。 




    由此可見,今后1-2年內藥市仍將面臨生產過剩,藥市“飛檢”,環(huán)保治理等問題。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,多數藥材價格仍有繼續(xù)下行趨勢。當然,不排除少數因自然災害減產的藥材價格出現上漲。 




    目前正藥市進入新一輪低谷 漲價仍需耐心等待 




    近三十年來,中藥材行情跌宕起伏,漲漲落落。如今,藥市進入又一輪低價周期。低價是孕育商機的時候,低谷過后就是漲價的開始。只是暫時有些藥材價格還不到位,仍需讓低價再飛一會兒,等生產調減了,庫存下降了,商機就在不遠處。古人云:“待時而動”,在機會沒有到來時,為何不能耐心等待呢?試問,這幾年購買菟絲子、蛇床子、山茱萸、佛手、車前子、香附、薏苡仁、牛蒡子、地膚子、三棱、太子參、巴戟天、豬苓、浙貝、元胡等,真正賺錢的有幾人?這就是時機不到,時機不到,太早扣動扳機,不但打不住飛鳥,還會浪費子彈。 




    客觀、理性面對可能繼續(xù)下滑的行情,及時調整經營思路,改變經營模式,不能一條道走到黑。掩耳盜鈴,不顧供大于求的事實,逆勢而行,到頭來只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,長期陷入套牢的困境!叭罩袆t昃,月滿則虧”!叭胀鶆t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”。孔子云:“無欲速,無見小利。欲速則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”。曾國藩有句座右銘:“物來順應,未來不迎,當時不雜,既過不戀”。意思是:已經到來的事情,就要順應和面對,不必為未到來的事情而焦慮,專注做好當前的事情,已經過的事就不要再留戀。 


    【上一個】 中藥提取物標準進入西方國家藥典 【下一個】 盲目種植藥材潛在著很大的風險